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狼来了“!首见国内百亿私募下调管理费
私募距离靠收管理费轻松度日的时光,还有多远?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自9月1日起,深圳大型私募凯丰投资将旗下所有产品的管理费率降低为1%/年,成为行业内首家规模百亿以上、下调管理费的私募。
在行业“尖子生”都开始下调管理费的情况下,私募市场的竞争或日趋激烈。
数据显示,目前管理规模在1亿以下的私募数量占比高达48.33%。如果管理费按照1%来计算,即一年管理费收入不到100万,如果没有业绩提成,连运营成本都无法覆盖。而市场中有接近一半的私募都不足1亿元,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降低管理费或是市场的一大趋势。行业要有长期应对熊市的准备,以往靠管理费轻松度日的时光或一去不复返,率先做出改变的私募将更为主动。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轮市场或将淘汰不少中小私募。”深圳一家私募负责人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不少私募规模和业绩双双下滑,但凯丰投资今年的规模较年底有一定增长。业绩方面,Wind数据显示,凯丰投资2018年旗下产品的平均业绩远远跑赢上证指数,在百亿私募中排名靠前。
百亿私募宣布降管理费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深圳大型私募凯丰投资近日将旗下所有产品的管理费率降低为1%/年,自9月1日起生效。据记者了解,这或是行业内首家百亿以上规模的私募宣布全线下调产品管理费。
据了解,凯丰投资是深圳一家老牌私募,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投资于全球大宗商品、债券、权益类资产及其衍生品的宏观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规模已达140亿元。
凯丰旗下的一份产品公告显示,为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根据《凯丰宏观对冲10-8号基金合同》的约定,经与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自2018年9月1日(含)起,将旗下凯丰宏观对冲10-8号基金的管理费率降低为1%/年。
除了上述产品公告外,8月30日,凯丰投资对旗下所有产品均下调管理费率。
“降低管理费的想法早已有之,董事长吴星刚好借凯丰2018年投资者年会的机会告知了广大投资者。有客户现场测算,按照当前140亿的规模,预估凯丰每年要减少5000万管理费收入。实际上,过往凯丰产品平均收取1.3%至1.5%管理费,据内部测算每年大约会减少4500万至6000万管理费收入。”凯丰投资资管部总监李环皖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为什么要选择在此时点降管理费呢?李环皖表示,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有两个考虑:
首先,凯丰投资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具备与客户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责任心。在凯丰配置的投研人员数量远超同行的背景下,我们的投研人均管理费率(管理费率/投研人员数量)其实已是行业最低,但通过管理费旱涝保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管理费于我们而言只需要保证我们团队持续研发运营的固定开支即可,而利润更应与客户的利益绑定在一起,我们追求的是为客户创造超额收益而获取的业绩报酬,在这样的愿景下,我们决定下调管理费率至1%,主动远离“舒适圈”,力求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业绩表现。
其次,凯丰投资自信能通过投资行为,为投资人创造资产增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投研方面,秉持“极精微、致广大”,进一步强调深耕研究、稳抓细节,打造具有凯丰特色的投研体系,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并重;在人才建设方面,持续吸纳了诸多有实力的首席研究员,他们在大消费、医药、TMT等领域均有不俗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费通常是私募一笔不小的收入,尤其是对规模较大的私募而言,光管理费收入一年就有上亿元。目前,私募普遍的管理费率为1.5%-2%之间。
“今年7月份,外资私募贝莱德发行首只产品时,就将管理费降至0.75%/年,一度引发市场关注。但贝莱德毕竟是外资私募,又是首发产品,促销很正常,对国内庞大的资管市场而言,影响并不大。并且有投资者计算这个0.75%只是部分费率,实际成本并没有比一般私募低多少。但凯丰投资作为行业内规模超百亿的大型私募,宣布全线下调产品管理费,对私募行业或将造成较大冲击。”一位华南私募相关负责人表示。
私募竞争激烈,率先改变将更主动
在行业尖子生私募开始下调管理费的情况下,私募市场的竞争或日趋激烈。
截至7月底,私募排排网统计的11102只成立满7个月的中国对冲基金产品平均收益为-5.47%。尤其股票多头私募,接近7成都处于亏损状态。
持续低迷的市场对大小私募都均形成很大冲击。即使是行业内的明星私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知名私募中,淡水泉、源乐晟、从容、尚雅、翼虎等旗下产品平均跌幅都超过10%。Wind数据显示,凯丰投资2018年旗下产品的平均业绩为-2.98%,在百亿私募中排名靠前,目前业绩压力不大。
由于行情低迷难以提取超额业绩报酬,但私募的运营成本不减,不少中小私募直呼日子难过。截至2018年7月底,私募基金总规模为12.79万亿元,增速缓慢,其中证券类私募持已续缩水6个月。
不仅如此,私募基金募资困难的情况在行业内普遍存在,据报道,某百亿级知名私募称最近发行一只产品,最终只募到了几百万元。
“降低管理费或是市场的一大趋势。由于市场赚钱效应较低,投资者对于私募的管理费将变得更为敏感。行业要有一个长期应对熊市的准备,以往靠管理费轻松度日的时光或一去不复返,率先做出改变的私募将更为主动。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轮市场或将淘汰不少中小私募。如果没有管理费收入,又做不出业绩,可能很快就在市场消失了。”深圳一家大型私募负责人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有管理规模的私募管理人中,管理规模在1亿以下的私募占比最高,高达48.33%。规模1亿以下的私募,如果是按照2%的管理费计算,也只有200万;如果降至1%,即管理费收入100万,如果没有业绩提成,连运营成本都无法覆盖,而市场中有接近一半的私募都不足1亿元,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私募仓位继续下滑,信心指数开始回升
随着9月的开局,A股的寻底之路还有多长呢?作为最专业的投资机构,私募对市场的信心如何呢?
数据显示,9月融智 ·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 112.07112.07 ,相 比上个月 环比上涨 2.27 %,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而从私募的仓位来看,目前私募平均仓位相比于上个月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整体平均仓位在52.61%,而上个月57.82%,环比下降接近5%的仓位。目前整体来看,基本处于近一年的最低仓位水平。
“前面七八个月市场的大幅下跌,是在货币去杠杆、财政政策不积极、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中美贸易战、CDR拟大规模发行等五大利空因素影响下发生的。现在来看,上述五个利空因素基本都在发生着边际上较大幅度的改善,或许之前市场最坏的时间也差不多已过。加之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很低,处于历史的低位。比如,上证50的市盈率仅10倍左右,故目前点位是可以进行较多资产配置的。“私享基金总经理陈建德表示。
凯丰投资研究总监曹博表示,从行业配置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周期、科技和消费是三个值得配置的方向,未来重点还是聚焦在科技和消费板块。
看好周期的逻辑相对简单。周期板块一方面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环保限产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抑制供给弹性,因此周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公司更加具有竞争力。总体看,周期行业盈利持续性不断增强,同时现金流很好,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科技板块方面,明年以5G、云计算、自主可控为龙头的新一轮的科技创新会引发科技板块的多种投资热点。5G对于电信企业和科技巨头是必争之地,并且中国科技行业具备工程师红利等很多向前的动力,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非常值得期待。
消费逐步成为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对GDP增长贡献了2/3以上的增量力量。并且随着品牌化、消费升级、渠道下沉、集中度提升等趋势,消费领域仍然存在非常多的投资机会,尤其是服务型消费。
具体到下半年的看法,我们认为市场目前更需要的是时间的消耗,但向下的空间相对有限,是一个时间换空间的过程。从时间上看,今年下半年到年底之前,更多的是一个底部区域的消耗,市场大的机会有可能出现在明年的二季度。而空间方面看,市场的主跌浪可能已经趋于结束,在未来磨底的过程中也会逐步出现一些结构性机会,例如5G等。
目前悲观因素市场反应的比较充分,很多方面甚至有些反应过度,这是对中国经济的深度、韧性和广度认知不足,40年来累积的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的惯性还是很强的,在不断加速迭代升级。另外,中国的人口规模使得几乎在所有行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且空间仍十分巨大,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的转型会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完全不用太过悲观。
“华夏房产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